拍摄灰度素材主要是为了让画面的色彩和光度信息“压缩”到“灰度”部分,这样可以在后期调色阶段有更大的调整空间。以下是具体的方法:
1. 使用能输出raw视频的拍摄设备:这种设备能够包含从传感器获取的所有数据,包括亮部和暗部细节,因此输出的视频对比度低,看起来很灰。
2. 使用Rec.709规格的监视器:这种模式下拍摄的素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高光和阴影部分的细节,提供了更自由的色彩调整空间。其特点就是看上去对比度低,饱和度低,整体偏灰。
3. 后期调色:拍摄得到的灰度视频不是真的灰,而是可以通过后期调色来恢复画面的质感。例如,可以使用一二级调色和合适的Lut来优化效果。此外,还可以调节白平衡,使画面更接近于物体在环境中的真实质感。
4. 使用灰片Log模式:对于一些专业的拍摄设备,如S-Log,可以在拍摄时选择灰片Log模式。这种模式下的画面可能会显得发灰,但在后期可以通过套用还原LUT来一键还原色彩。
总之,拍摄灰度素材需要结合拍摄设备的选择、拍摄模式的设置以及后期调色的技巧来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