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凉山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部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处于云贵高原和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。凉山州的地理坐标为东经98°30′~102°03′,北纬26°03′~29°13′。东起大渡河,西盘攀枝花盆地,北靠巴中、成都,南临云南和缅甸接壤。面积约60,423平方公里,占四川省总面积的16.5%。
凉山州地势南高北低,地形复杂,山峦层峦叠嶂,其中大、中、小山丘林立,丘陵高原发达;重阻滞的剥裂地貌呈下沉状;大地断裂众多、 多样化;河流流速猛烈,峡谷陡峭。
凉山州属喜马拉雅山系,山势相对较高。境内最高峰摩尔开约海拔6,627米,位于洛兴拉西地区;最低点的高度为水箐河谷河床海拔300多米。
凉山州地势从北向南逐渐下降,自西逐渐升高。整个地貌形状呈倾斜状态,东、西两侧高,北部低。依地势上,分为山地区和平原区,山地区占面积的90.2%,平原区占余下面积的9.8%。
凉山州气候温暖湿润,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。一年四季的温差较小,湿度较大。由于地势高低不等,气候呈现多样化分布,东部峨眉山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中部乡城、冕宁属亚热带湿润冬暖季夏,西部属高山气候。
凉山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山区地势复杂,拥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、温泉、矿产资源等。森林资源大约有800多万亩,占全州面积的70%以上。主要产有毛竹、木竹、杉木、云杉、杜鹃花等。凉山州还是国内难得的南北动植物过渡带,群落结构多样性明显,生物资源十分丰富。
凉山州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,拥有大量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。水资源资源十分丰富,被誉为“中国的水库”,境内有大渡河、亚洲第一陡河的安宁河、盛产巴布沃水泥原料的邛海三湖等。凉山州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、锌矿、铅矿、锑矿、锰矿、石英石等多种矿产。
此外,凉山州还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,主要有藏族、彝族、傈僳族、达斡尔族、白族、布朗族、汉族等。其中,藏族是凉山州最大的少数民族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。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,为凉山州增添了独特的魅力。
总之,凉山州地理位置优越,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景观,非常适合旅游观光和探索民族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