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罕坝的建立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。历史上,塞罕坝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千里松林,自然环境保持原始状态,林木葱郁,水草丰沛,鸟兽繁多。然而在清朝时期,康熙帝为了防御北方的威胁,在此处设立了“木兰围场”,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猎苑由此诞生。
到了20世纪60年代,由于过度砍伐和过度放牧等原因,塞罕坝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,变成了一片荒漠地。因此,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并保护环境,中国政府决定在这片荒原上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。
此外,建立塞罕坝还有以下几个目标:建成华北地区中小经级用材林基地;改变当地自然面貌,保持水土,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;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经验;研究积累大型国有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。
自1962年建场以来,几代塞罕坝人发扬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精神,将荒山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。他们用青春、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今日的万顷绿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