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,又名月季、桂花香、桂花宏、金桂花等,是一种具有独特芬芳的花朵,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香”。它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,常被用来制作花茶、调味料等,并被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。那么为什么桂花被称为桂花呢?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认知。
首先,桂花的“桂”字来源于桂圆。桂圆是一种具有浓郁芳香味的水果,是南方人民喜爱的食材之一。古代的人们根据桂圆所结的果实(桂子)的形状与桂花的花瓣相似,因此就称桂花为“桂花”。桂花所散发的香气和桂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所以便得到了这个美好的称呼。
其次,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。桂花的花语是“品格高洁、清雅高贵”,象征着团圆、吉祥、幸福和美满。在古代,桂花被视为瑞兽的食物,又认为桂花与月亮有关,所以被用来祈愿团圆幸福。在诗词歌赋中,桂花更是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,赞美桂花的香气和美丽。
此外,桂花在中医药文化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。桂花被认为有着温和的清香,性温、味辛,具有疏散寒气、温中散寒的功效,可以治疗感冒发热、腹痛泄泻等症状。桂花还被用来配制祛寒消食、舒筋活血、调和身心的中药方剂,被誉为中医药中的珍贵药材之一。
桂花之所以被称为桂花,不仅是源自其和桂圆之间的联系,更是因为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。桂花以其芬芳高雅、祥和美好,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,桂花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花卉,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象征着美好、幸福和团圆。桂花的美丽和香气,成为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,也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美好祝愿。